2)第三十五章 皇太孙!_大明:我为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动。

  最小的代王朱桂,今年十八岁,只比朱允熥大了四岁,他对这位皇侄是说不出的轻蔑。

  都在一个宫里长大,他哪能不知道以前的朱允熥是什么德行。

  没想到这皇帝老子居然如此坚持捧嫡孙上位,让朱允炆来都比这小子强得太多。

  这个人前懦弱得连话都说不清楚的皇孙能有什么出息?就因为他是嫡子嫡孙吗?

  在朱桂心中大骂朱允熥的时候,最上首的皇帝开口了。

  “今天的朝会咱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来!允熥你站前边来!”

  朱允熥闻言马上出列,站在了高处的最中央。

  虽然册封仪式还要压后两三个月,但只要从皇帝口中说出,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能没有储君,标儿走了,咱打算立允熥为皇太孙,继承标儿的遗志。”

  “允熥这孩子从小聪慧、仁厚、除了有孝心之外,更有人君之相,你们觉得允熥为皇太孙怎么样?”

  皇帝都这么说了,下面的人除了赞成之外还能说什么?

  “臣等见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文臣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武将们当场就下跪山呼千岁了。

  其中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最为积极。

  淮西那一大帮子人就更不要说,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

  他们之中当然不乏聪明之人。

  嫡皇孙正位东宫,那他们的生命安全就有保障了。

  也许皇帝会清除几个功高震主的国公,但绝不会杀他们这些打下手的。

  皇帝能舍得搂草打兔子把他们都干掉?别开玩笑了。

  嫡皇孙是年幼,可他们这帮人却是一定会支持嫡皇孙的。

  武将的风头霎时间盖过了文臣的风头,他们本来还想意思一下说几句的,也现在没这个必要了。

  “众卿免礼平身!!”

  “谢殿下!!!”

  今天只是个口头表态而已,朱允熥也懒得说一些废话了,说完一声之后就退了回去。

  倒是几个藩王双手不自觉的伸到了袖子里。

  老爹传位给孙子却不传给儿子这让他们如何甘心。

  然而虎老余威在,藩王们再是愤怒也放不出一个屁。

  其实老朱为了防止藩王坐大也不是没有准备,藩王手中虽然掌兵,却没有治政之权。

  说白了就只是负责打仗,至于管理地方那就和你们没什么关系了。

  “陛下!今太孙殿下正位东宫,礼部是否明发诏谕以示天下?”礼部主事齐泰第一个出班奏对。

  本来这种场合是轮不到齐泰来这里起哄。

  但自洪武二十三年李原名致仕后,礼部至今都还不设尚书。

  现在事关国之储君这等大事,礼部自然要第一个牵头。

  “明发诏谕就不必了,咱今天也只是跟你们大伙说说,册封之事。。。等标儿入土为安之后吧!”

  一说起入土为安,老朱的心里忍不住又开始难受了。

  (半天都没码出来,写历史还真是烧脑。)

  。com首发最新。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