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足的偏心_农家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摇摇头,只觉得心中憋闷,又说了一句。

  “等去了封地,若是小弟需要银子急用,便给她凑凑,别马上拒绝,本宫来想办法。”

  说完,他又觉得不妥,苦笑一声。

  “本宫这二哥,当的实在没用,如今,还强撑着面子,不忍断了这份兄弟之情,你说本宫,是不是疯了。”

  他握紧她的手,声音艰涩。

  “得来不易才知弥足珍贵。”

  这句话,让宜欢泪再也止不住,落了下来。

  她是懂他的。

  这十载,她都懂他的隐忍。

  当初,元后生下毓贞,挣来太子之位,正宫皇储人选,身份尊贵,无人非议。

  但偏偏,元后老来得子,生了相差十岁的蔺王。

  两位嫡子,说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生蔺王几乎去掉元后大半条命,自然是疼到骨子里,要什么给什么。

  太子自小承袭帝王之道,极为懂事知礼,而蔺王,则截然相反。

  会说话,会哄人,自小为人处世都是极为通透,性格张扬,做事雷厉风行,与沉稳有礼的毓贞相差甚大。

  但偏偏元帝和元后宝贝的不得了。

  即便自小蔺王对着兄长不敬,也多是一句:

  你是兄长,就该让着弟弟。

  更为可笑是。

  太子毓贞手里的兵权,也被元后这一句你弟弟喜欢,剥夺而走。

  实属荒谬。

  更别说原先的太子党。

  两人都是一母所出,正宫嫡子,更别说再加上蔺王野心极大,从未掩饰,朝堂更是全数倒戈。

  宜欢收回愤恨的思绪,拉过他的手。

  “臣妾都明白,若是去了封地,小弟需要银子,臣妾嫁妆还是有的。”

  她笑道:

  “小弟是大魏明君,能助她一臂之力,臣妾很高兴。”

  “委屈你了,小弟确实很穷。”

  真的很穷。

  太子毓贞又补了一句。

  破烂小国一个丰收之年就这样庆祝,在他们大元可是年年丰收。

  国土辽阔,经济繁荣。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在太子毓贞眼里。

  感觉还是小弟要更可怜一点。

  毓贞写完信就去睡了。

  宜欢走到床边烛台边,把烛火拨亮了些许,自衣柜之中,拿出一件做了一半的狐裘大氅。

  她揉了揉稍微发困的双眼,拿起针线。

  明日就要回国,此去一别,怕是今生再难相见。

  她压下心中的怅然,打起精神,摸了摸这狐裘,细细缝制起来。

  十二月初五这一日,

  京城下起了大雪。

  阴霾之天持续了几日,在晨起时,陆陆续续飘下雪渣子,然后越来越大。

  风席卷皇城,大雪纷飞,又是祥瑞之年。

  苏琉玉下了朝,陈韶柔在金銮殿外抱着汤婆子,看她过来赶紧把东西递上。

  “皇上,天冷路滑,仔细身子。”

  “有心了。”她笑道:“今日大雪,适宜烹雪煮酒,朕二嫂嫂是个能喝的,待会朕出宫,拿两坛国酿,去太子府,你们无需跟着了。”

  “是,皇上。”

  陈韶柔撑着伞,替她挡去风雪,御驾浩浩荡荡回到承明殿,而承明殿外,传报的宫人却捧着一封信,跪着递上前。

  “是大元太子府的信。”

  二哥?

  好好的写什么信。

  传唤一声就是了。

  她狐疑的接过,入目一排字扫过,她眼神猛的一沉。

  “速速备马,朕要出城。”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