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六章 文字的意义(下)_大唐政治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政治家》更多支持!

  “孔学士,如果我没有记错传说上古炎黄二帝时期,黄帝有一员属官叫做仓颉,.●⌒小說,当年那个时代没有文字,很多人都是利用某些物件来表明意思。可是这些物件并不一定能够准备的表明意思,甚至可能误解。而后来有了绳结记事的方法,可是绳结虽然有大有小,可是时日一久也都容易失去效用。可是后来仓颉通过观察鸟兽足迹,然后创造了文字。之后历代先贤不断的完善,这样才有了我们的汉字。”陈飞回答道。

  陈飞回答的这些都是他当年小时候看电视里面的科普动画里面的内容,介绍了仓颉造字的过程。当然后来陈飞知道了更高级的科普,知道了其实汉字都是由甲骨文来演化而成的,应该不是仓颉创造的。仓颉也许只是华夏文明里面一位神话了的人物,就好比什么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是人们臆想中的任务。当然,也有可能是事实上有这么一个人,可是后人把造字的功劳挂在了他的身上。陈飞相信造字这种伟大的工程,绝对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够完成的。如果硬要凭空创造一种文字,以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后来的蒙古国师八思巴,号称是学问冠绝天下,可是穷极一生也只是创造出来了一种晦涩难懂的八思巴文,这种东西完全是可以当做密码来用的东西,不适合作为推广为文字。可想而知文字创造的艰难了。

  “是啊!每一个文字都是先贤的智慧的结晶,绝对不容亵渎。不过,文字虽然伟大,可是归根究底还是为了能够让我们人类能够更好的传达信息,记录文明。因为有了文字我们才有了伟大的文化。而哪怕是我的祖先孔圣人也都是文字的受益之人。如果没有文字,哪怕是我的祖先孔圣人也不能够有如此学问。而你知道文字演变的过程吗?”孔颖达再次问道。

  陈飞马上说:“如果我所记忆不差,文字是由简单再到复杂。首先从几个字,然后演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最后形成了我们现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不过如此庞杂的汉字,也都不方便我们记忆。哪怕是号称是学问冠绝天下的硕儒,恐怕也未必能够精通所有文字吧?”

  孔颖达点了点头说:“是的,老夫也没有把所有汉字都精通。没有人比老夫更明白读书的难处,当年老夫三岁启蒙,可是认字也都用了三年。这个还是老夫天资聪颖。如果是天资一般的人,没有少说也要五六年才能够完成。而汉字书写也较为艰难,而很多人也都试着把汉字简化。可是,却有不少所谓学问大家使劲抨击,认为这种是有辱先贤的行径。”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