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四章 辽北的问题_重返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吴,今天下午的调研怎么样?我们沈城物资储备还可以吧!”

  赵传文问道。

  吴敬荷回答:“储备没什么问题,但是老赵你别忘了,物资流动才形成市场,物资不流动,光储备有什么用?你们沈城物资市场的流动性很差。”

  “哦,现在市场不是很缺少物资吗?为什么没有流入市场?”

  赵传文有些不理解。

  黎宁在旁回答:“沈城很多各个部门职责不清,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一个简单的审批都可能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很多物资都扔在仓库,还在等待审批。

  另外,我估计还有很多物资流到了一些皮包公司手里,他们拿着物资还等着涨价呢!”

  黎宁可不像吴敬荷那样圆滑,毕竟年轻很多,今年才四十岁左右,这个年纪就当上教授,又跟着吴敬荷,看来是要重点培养。

  吴敬荷笑了笑道:“皮包公司不归咱们管,那是上面的事情,另外你们沈城臃肿的机构部门也不归我们管,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影响到物资流动就归我们管了。”

  赵传文摆了摆手。

  “也不归我们管,我们就是报社的编辑,平时发表一些文章,具体行政事物哪里需要我们去操心?

  不过你说的问题也不是我们沈城一个地方有吧,其他地方应该都差不多!”

  吴敬荷摇了摇头说道:“老赵,这两年我经常到南方,特别是粤省,每年最少去三次,那里的变化太大了,大到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灵活的政策、各级部门的放权,这些都比辽北,不,应该说比北方强多了。

  私营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已经显现出来,根本不可阻挡,你信不信,粤省在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你们辽北省,再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赵传文也认同对方的一些观点,但也有自己的看法。

  黎宁在一旁笑了。

  “赵老,这您就错了,工业化没错,但不是所有工业化都要由国家来做,如果那样的话,改革开放就没太大意义了,真正的改革开放是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服务业、工业、农业甚至是金融业都可以放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现在我们的开放不过是刚刚开始,差的远呢!”

  赵传文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服务业还可以,轻工业嘛,并不算重要,但是重工业,特别是军工、装备制造和高尖端技术,能让外国人来做吗?”

  吴敬荷回答道:“开放并不只是让外国人做,是要提升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平,国人可以做,国家企业也可以做,但都得尊重市场,谁的产品好谁来做。

  再说了,老赵,你觉得沈城的工业做的好,那是你没见过更好的,西方国家不说了,就说南方的粤省和江淮省。

  在那里已经有了不少小作坊式的加工工厂,厂子里十几个人,几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