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7章 寒冬的号角_重启飞扬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幕后的投资商,吴涛之所以对漫画杂志的市场反应,没有把握,是有原因的。

  一来,他不是漫画界的专业人士,对杂志的筹办无法亲历亲为,心里自然会没底。

  二来,单期销量一度达到60万份的《画书大王》刚刚被封杀不久,国内的漫画出版物,正处于寒冬之际。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本漫画杂志想要生存下来,实在太难了。更别提能够打响名气,一炮走红了。

  与此同时,金陵,宁海大厦的写字楼内。

  新漫画杂志社的办公地点,定在了这里,和元康公司处于同一栋楼内。

  深夜了,王镛生还在办公室里,面前摆着刚出的样刊。

  再过两个小时,先期印刷的6万册漫画杂志,将开始装箱运出,面向华东六省一市的范围,定向铺货。

  曾经灰飞烟灭的希望之火,能否重新燃起,就在此一举了。

  拿起杂志,封面上赫然印着暴酷漫客四个大字,东家吴涛起的名字,希望能沾沾这小子的运气。

  翻开扉页,这是一本国漫为主流的杂志。

  曾经在画书大王崭露头角的颜开、陈翔、郑旭升,徘徊一段日子后,带来了他们的新作品,重回了漫画界的怀抱。

  他们都曾经在王镛生的旗下,如今旧主重整旗鼓,他们自然要前来投奔。

  更何况在这漫画业寒冬之际,他们根本就没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如果有心人注意的话,会发现,除了这几位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作品外,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品——《星魂》,也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这就是吴涛推荐的那部作品,确实还不错,所以就录了。

  粗略地翻完之后,王镛生觉得再无遗漏,于是丢下样刊,揉揉眉头。

  年龄大了,本就觉少。

  虽然吴涛给他安排的住处就在马路对面的锦绣华庭,他依然没有回去的意思。

  因为就在刚刚,他的那些老朋友还都打电话来说,劝他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大环境如此,那么多销量不错的漫画杂志都倒了。

  甚至有人劝他少印点,试试水,免得损失太大,收不回来。

  可是6万册,只是曾经辉煌的画书大王的十分之一啊,如果市场连这么点发行量都消化不掉,那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成功。

  好在,他曾经的书商关系还在,而且对方还认可他的招牌。所以6万册杂志,他并没有费多少功夫,便铺了出去。

  接下来,只有一个字——等!等明天的市场反馈!

  3月24日,星期天。

  金陵,天色刚刚蒙蒙亮,街头巷尾的报摊岗亭便陆续开业了。

  老孙是三牌楼路口的一家报摊岗亭的老板,兢兢业业地干了十多年了,从一个摆在地上的小报摊,做成了今天的岗亭规模。

  在老孙看来,今日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一大早,他提着豆腐脑油条,哼着小调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