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议士人,党锢之祸。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清议”,点评人物,只论私德。对宦官展开舆论上的攻击。】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看着天幕,脑子里思考着。

  他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自邓太后临朝称制之后。

  太后、外戚、朝臣、宦官、皇帝,他们的位置与权力都变得非常奇妙。

  刘病已沉思着,有一点他很明白。

  那就是东汉经过发展,皇帝的权力一定是更加集中的。

  那…幼帝不能亲政后,这个权力会落在谁的手里呢?

  太后!

  而太后才是外戚干政背后的主人!

  这就是邓氏外戚没有祸乱朝政的例子。

  而皇帝为了对抗外戚又能用谁呢?

  只有皇宫里的宦官了。

  而当太后去世,外戚式微后,宦官理所当然的坐大。

  宦官坐大后,谁最不满意呢?

  刘病已目光幽幽。

  “……朝臣的力量还挺大的吗。”

  许平君听到刘病已的喃喃自语,不明所以。

  “病已……”

  刘病已低头看向许平君,笑了笑,随后继续抬头看向天幕。

  朝臣不会满意宦官做大,外戚也不会。

  所以外戚和朝臣一定会合作对付宦官。

  而宦官是皇帝亲政的一把刀,他不会允许这把刀折断。

  刘病已现在很好奇,他不好奇刘志怎么做。

  刀就是刀,若是倒锋而持伤了自己,扔掉便是。

  他现在好奇的是,那些“正直”的大臣除了“清议”外,还会怎么做?

  他们会怎么对付宦官呢?

  后世的皇帝能不能脱离这个怪圈呢?

  ……

  大明·嘉靖时期

  富丽堂皇的仁寿宫内。

  一身月白宽袖道袍,头戴一顶芙蓉金冠,金冠上插着一只祥云玉簪。

  一身道教高功打扮的朱厚熜坐在阴阳蒲团上,手持一尾拂尘,对身前的朱载垕问道:

  “朕问你,清议是什么?”

  朱载垕对这个问题是两眼一抹黑,这没人讲过啊!

  只能讷讷而道:

  “清议…清议…”

  朱厚熜微不可查的叹口气,娓娓道来:

  “西汉和东汉有一点最大的变化,就是士族的兴起。”

  “而士族的形成则与经学、太学有关。”

  朱厚熜捻了一下胡须,眼神莫名。

  “东汉时期,汉章帝不再度田核查土地,汉安帝更是连户籍也不再核查。”

  “豪强兼并土地变成了理所当然,身份财富紧密相连。”

  “地方大姓永远是大姓,他们土地越来越多,百姓和士人都要依附他们,地方人才上升困难。”

  朱厚熜放下手中的拂尘,从蒲团上站起,捋了捋袍袖,走到大殿门口。

  “而进太学学习儒学,就成了许多地方人士仅有的向上通道。”

  “在太学,一名儒师和官员身边纠结一众弟子、门生、宾客,以经学为中心,这就是士族。”

  “而为了从“豪强”手里争夺权力,士族用了一套不在主流体系里的评价体系,那就是清议。你也可以理解为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