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9章 力挽狂澜之主唐宪宗李纯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力挽狂澜之主·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

  【军事成绩:平定藩镇,重定大唐。评价A级得四分】

  ……

  大唐。

  李世民靠在手旁的凭栏,望着天幕深深的叹了口气。

  安史之乱起至此,历经五代皇帝。

  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

  大唐不是在平藩,就是在平藩的路上……

  虽然前面几个小子的一些手段粗糙至极、愚蠢至极,但其中也有几分是时运不济。

  ……最大的时运不济就是是李隆基的后代……

  唉!一众守成之主碰到如此棘手的天下,能缝缝补补坚持到如此也算是竭尽所能了。

  可惜这宪宗……

  “自满自得,自断慧命!”

  李世民颇有几分怒其不争,居然让一宦官给暗杀了?!!

  死的就是……窝囊到极点了!

  “只望后代子孙能继前人遗志。”

  “重振大唐……”

  ……

  【制度建设:公元809年,在宰相裴垍的建议下,唐宪宗下旨改革赋税制度。

  元和初期,各地的地方税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上供、送使和留州。

  宪宗下诏“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三部分并为两部分,将原来的送使钱物则归入了国库。

  同时规定,各地政府所需的费用从当地首府所在州的税收中支取,如果不足才可以征收其他州县的赋税。

  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也使得国库日渐充盈起来。

  并且将宫中资财悉数转入国库左藏库,将私财转为公有,由国家统一管理。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宋·真宗时期

  紫宸殿殿内。

  斜倚在坐榻上的赵恒看着眼前的老头默默的翻了个白眼。

  “无论哪朝哪帝,想要增强国库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一身紫袍玉带,执着笏板的寇准一板一眼的进言着。

  “自古以来,足用无不来源于节俭。”

  “倘使君主不以珠玉为贵,一心一意地对百姓劝课农桑,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富足了。”

  “如果天下百姓富足了,天子怎么会不富足?”

  “反而言之,如果百姓们尚食不果腹,君主想要富足也是不可能的。”

  赵恒忍了实在忍不住了。

  “寇卿啊,你到底想怎样啊?”

  寇准默默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开口道:

  “臣想劝陛下一如唐宪宗前期励精图治一般,能开源节流。”

  “拒歌舞乐伎,不以一己之乐,使国家陷于剥肤槌髓之地!”

  ……

  【外交策略:筑临泾城成,从此吐蕃不敢侵泾原。置宥州,防遏回纥,安抚党项。

  诸藩国朝贡依旧。评价B级,得三分】

  【民生经济:任用李巽处理财政,李巽上任之后“掌使一年,征课所人,类晏之多,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万缗”。

  免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