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0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除了文治,李隆基在武功方面也颇有建树。】

  【因为在他即位之前,唐朝内斗激烈无暇顾及边境。】

  【突厥、契丹不仅侵占了西域的碎叶、庭州,北方的云州和辽西的十二州,还时时骚扰陇右、河北等地的百姓。】

  【公元723年,李隆基采宰相张说之谏,裁天下边防军三分之一,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

  【如此,各地民夫再也不用轮流戍边,能安心发展农耕。】

  【如此,许多逃户应征从军,解决了生计问题,同时缓和了府兵与逃户之间的矛盾。】

  【而士兵长驻各地,利于加强训练,提高战力。】

  ……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若有所思。

  裁兵?

  让士兵解甲归田?

  不能说错,因为都是大好的青壮年。

  府兵是兵农合一,平时在家种地,遇到战争就自己准备装备随军出征。

  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不用养兵,财政负担小。

  但是,最大的坏处就是府兵本身负担太重了。

  就像武周那般。

  战争越来越多,到了战场府兵很可能有去无回。

  就算在战争中侥幸活下来也已经没多少时间种地了。

  地种不好,家里自然越来越穷,穷到一定程度,只好把地卖掉。

  但卖了地又拿什么去买装备呢?

  所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谁都不愿意当府兵了。

  李世民沉思着。

  府兵制维持不下去,不如花钱雇人当兵。

  只要规定好身体条件,不管是什么出身、经历。

  只要愿意来当兵就行。

  这样一来,当兵就不是义务而是一份职业。

  既然当兵能养家糊口,那肯定有人愿意从事这,也就不愁没兵。

  再严格选拔一番,那素质定会比已经溃败的府兵制里的府兵要强。

  这是个好办法。

  毕竟田就那么多,除非往外打,边打边屯。

  但现在的情况是民生刚有好转……

  ……

  大宋·真宗时期

  兵贵精,不贵多。

  赵恒不懂兵事,但他也知道这个道理。

  那些将领整天念叨增兵,无非是为他们自己考虑。

  一方面,侵吞配给士兵的物资。

  另一方面,也想要白白使唤这些士兵,哪里是出于巩固边防的需要!

  本来就用不了这么多兵,更何况盟约已立,更不用那么多兵了。

  让这些士兵回家种田才对,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

  ……

  【为了增加军事力量,李隆基颁布《练兵诏》令西北重镇增加兵员,加强训练。】

  【任命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全力负责军用马匹的供应,使短缺的马匹及时得到了补充。】

  【同时在西北和黄河以北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大屯田范围,增加粮食产量,解决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