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2章 杨广不是傻子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恺的排水渠,只修了一条小水沟。

  一逢天降大雨,那些腌臜之物就和污水肆意横流,恶臭漫天。

  不然朕干嘛跑到岐州建仁寿宫。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看着天幕,对眼前的太子赵恒开口道:

  “知道隋炀帝为什么要建都洛阳吗?”

  赵恒瞥了眼天上:

  “不是为了遥控山东江南吗?”

  赵匡义看这个喜爱的儿子一阵无奈。

  “建都之要有三,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

  “洛阳北靠邙山,南临伊水,被山带河,有夷有险,易守难攻。”

  “此为形势坚固。”

  赵恒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听着。

  “其次,洛阳最大的优势在于运输便利,能够解决漕运问题,这也是和大兴城相比最为突出的优势。”

  “但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啊?”

  听到赵恒的反问,赵匡义叹息道:

  “那是秦汉之时。”

  “关中面积还是太小了,单靠那点地方是养活不起一个大兴城。”

  “并且,关中往西是荒凉的陇右之地,往东则是富庶的关东之地。”

  “所以关中都城一直都要仰仗关东地区输送粮食。”

  “但大兴城的水运很有问题。”

  “若走水道东出关东,天险三门峡是必经之地。”

  “漕船到这里过不去,只能改走陆路。”

  “人挑肩扛,翻山越岭,消耗太大,成本巨大。”

  “因此东边的粮食很难运进关中。”

  “当初隋文帝领着文武大臣和百姓千里迢迢到洛阳就食,也有这部分原因。”

  “相反,洛阳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其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当然比大兴城更有优势。”

  赵恒突然恍然道:

  “所以太祖皇帝定都汴梁!”

  赵匡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后,洛阳成为天下经济的中心。”

  “但洛阳三面环山,北临黄河,平地比关中还小。”

  “而从江南运去的物资首先要到汴梁,再由这里运往洛阳或者长安。”

  “所以只要大运河不断,汴梁就断不了粮食。”

  “有粮食,就可以图谋燕云之地。”

  ……

  感谢“熊藏老爹”大大的打赏!

  感谢“AllBy”大大的打赏!

  感觉杨广不如是个傻子。

  好吧,客观一点,杨广在国家规划这一块是没问题的。

  后面会说。

  问题在于他实操不行。

  真对钱财民众没实感。

  他那种感觉怎么描述呢?

  就跟把一万现金当成一万欢乐豆一样的感觉。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