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

  孟子的民有恒产论属于一种美妙的幻想,因为土地就那些,但人口会增长。

  所以孟子这个想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但他居然看到这个想法实现了!

  怎么可能!

  伱立国都一百多年了!

  那些贵族豪强还会给你留荒地?

  石头都让他们分光了!

  除非……

  刘邦脸上挂上一抹寒意。

  天幕好像一直没说,胡人入主中原后,人口是怎样变化的。

  ……

  季汉,

  刘备向诸葛亮询问:

  “孔明,你看这个制度能否在大汉推广开?”

  诸葛亮认真思考了一会,摇摇头又点点头。

  “主公,此制虽好但一非常态,二不能持久。”

  “虽自古以来圣天子都追求民有恒产之事,但豪强兼并土地才是常态。”

  “这种民有恒产的状态反是异常!”

  诸葛亮看着刘备斩钉截铁道:

  “北魏的均田是有其特定条件的。”

  “其一,因为战乱,北魏掌控了大量的荒地。”

  “其二,均田制对于那些世家豪强没有多大的损害,他们可以通过奴婢及耕牛授田,广占土地。”

  “这些广有奴、牛的鲜卑贵族和世家大族,实际上才是获益最多的。”

  “所以均田制在北魏能够推行无阻,不致遭受鲜卑贵族和中原世家大族的坚决反对,其主要原因,也就在此。”

  “其三,人口会越来越多,但土地不变,长久以往,均田制自土崩瓦解。”

  刘备想了想,叹口气。

  “想从大族嘴里掏食,难。想长久而治,难上加难。”

  诸葛亮看着叹息的刘备,轻摇羽扇笑道:

  “主公不必叹息,此策所不长久,但对战乱安定之初的天下万民确实有绝大的利处。”

  “主公切不可因噎废食。”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心生感慨。

  土地集中于少数豪门大族手中,他们占有的土地极为广阔,而农民则处于无地可耕、无力赋税的困境。

  想让百姓都有田种,想让百姓都有衣穿。

  想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

  均田制是势在必行的制度。

  ……

  均田制的实行其实早于孝文帝时期,但完全确定下来是在孝文帝时期。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