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千古一国,政治同盟(求打赏月票推荐票!)_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喜欢这四个字。

  “正是,儿臣希望,从今日起,我大秦帝国永远屹立在这东方大陆。万邦来朝。”

  这就是嬴政喜欢扶苏的一点。

  扶苏是个和嬴政有着几乎同样目标的人。

  “好个千古一国之梦,和寡人欲建万世帝国基业之心不谋而合。”

  在赵高看来,陛下和太子已经达成了共同的政治目标。

  甚至于,太子在有意无意间巩固自己秦国后继之君的地位。

  嬴政不免一脸欣赏的看着扶苏。

  “你这一年来的变化,寡人都看在眼里。事实证明,寡人当初的决定没有错。寡人诸子中,堪继位者,唯你一人。”

  “君父厚爱,儿臣日后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嬴政听了这话,只觉比这冰酒还要沁人脾胃。

  “好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国效力,毕生之愿也。”

  扶苏郑重其事的回答。

  生为华夏儿女,穿越到两千年前,自然是要让华夏更为强大辉煌。

  谈到治国的理想,嬴政和扶苏自然内心都很是澎湃。

  随即嬴政郑重其事对扶苏宣布了一个消息。

  “寡人业已决定变革秦法,以适应如今秦国万里之疆。”

  这无疑是扶苏听到过的最好的消息。

  “儿臣愿助君父,改革秦法,以适天下。”

  嬴政看着眼前的温润如玉的少年郎,不由得对扶苏又有了更高的期待。

  “而欲革秦法,必先请君父下令,令万民休养生息。”

  嬴政听了,眼底一暗。

  “你的舍人,确实不错。对政事颇有见地。”

  嬴政似乎对于让天下休养生息之策不满。

  听萧何说他不在宫中的这三日里,嬴政多次召他。

  萧何说的都是些道家的道理,而嬴政对于道家的印象,与对儒家的印象相比,只能说是更差。

  因为,黄老之学,和法家之术,几乎处于两级对立的地步。

  嬴政的眼皮微微耷拉了下来。

  “寡人一直不解,为何百家之中,你偏偏选择了黄老之术来做这革秦的第一步。”

  “天下共苦不休,已有数百年之久。而今大战刚歇,自然是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嬴政和扶苏,是政治同盟,但是政见,却不合。

  政见不合这个问题,扶苏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但是若是扶苏选择明哲保身,顺了嬴政的意思。

  那么,他这个满身才华的人,就会变成嬴政手中一把利刃,逼得百姓更甚。

  所以扶苏也做好了决定,绝不会和嬴政妥协。

  这样做风险很大,但是幸亏,嬴政是他亲生父亲。

  而嬴政的回答,更是让扶苏坚持,他一定要在秦国的法中融入道家的思想。

  “扶苏——你知道寡人最不喜的是你的哪点吗?”

  扶苏脸色一僵。

  “请君父示下。”

  嬴政毫不留情道。

  “妇人之仁。”

  如今,嬴政也了解了扶苏,不等扶苏为他自己辩白。

  嬴政又道。

  “寡人知道,你一向很看重那些百姓。在你看来,一个国家,正是靠着那些百姓为依托。”

  在这一点上,嬴政起身有些后悔。

  嬴政觉得,他当初不该把扶苏交给那些儒家的人。

  扶苏从淳于越身上学来就是些圣人的论调。

  “或许在你心里,一个完美的国家。正如孟轲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嬴政的口吻很是轻蔑。看扶苏的目光,也恢复了以往的严厉。

  “君父,儿臣绝非此意。”

  嬴政听了,反而大怒。

  “不——你有。你怜悯百姓,想要宽宥刑法,如果寡人没有猜错,这就是你的革秦之法。”

  扶苏听着嬴政的这番误解,自然生出反抗之心。

  扶苏为自己辩白:

  “宽宥刑法,只是此次革秦法之一的内容。”

  嬴政听了,自然觉得这是扶苏的狡辩,不以为意。

  (来晚了,感谢今天诸位群友的月票打赏推荐票支持。)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