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赝品,砸掉_重生90学霸鉴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质灰白夹杂褐黄色。”

  “据我所知,真品玉质呈墨绿色。”

  钱老插了一句嘴,苏长河没搭理他,继续观察。

  “扁平体,上宽下窄,两腰稍加收束。下端平直,下端刃部由两面磨成。从整体上看,线条缺少力度,细微处无变化,刃部呆板。”

  “穿孔距底端较远,且为单面钻,呈喇叭形,或有早期工艺遗意,但孔内径过小。”

  他又在玉铲上用手指比划了一下尺寸,

  “高16.1厘米,上宽7.7厘米。”

  “或许在场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若是真品,自然对我们研究新时代时期的文化,有所帮助。但……”

  他这个但是,让台下和台上的人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这批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玉器出土的时候,我曾经有幸见过。不只是我,老钱也见过。”

  “他之前说得也没错,真正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那柄玉铲是墨绿色,相较于这一柄赝品,真品线条刚劲挺拔,弧中含韧,四角转折有力,刃部锋锐,无使用痕迹。”

  “这很可能是一柄礼器。”

  “而且真品穿孔靠近底端,两面对孔,孔中有错位形成的台阶痕,为早期同类器物特征。下端穿孔可系绳与把柄。”

  “真品抛光莹润,不施装饰。而且,真品比仿品要稍大一些,高足有19厘米。”

  “不像这个仿品,抛光呆板。”

  苏长河话音刚落,宫本就叫了起来。

  “不可能!”

  “我这个怎么可能是假的?”

  “你们说谎!”

  他完全忘了,自己不屑于说汉语这个人设,令人意外的是,宫本的汉语说得还挺流利。

  “见过真品的不止我一人,当年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时候,全国受邀参与研究的考古专家今天台下就有一位。我们没必要因为这个骗你。”

  “何况,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玉器较多,还没有当时出土的陶罐值钱。这个若是拿来竞拍,顶破天也就能拍出一百来万。”

  “我那里还有一张当时的照片,若是宫本先生不信,我可以让人去把照片取来,一对比,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相较于苏长河的淡然自若,宫本显得有些急躁。

  听说苏长河还有真品的照片,他顿时就说不出话来了。

  “当然,若是宫本先生喜爱这个仿品,也可以留下,但你必须缴纳与真品同等价位的保证金,一百万!”

  一百万?

  宫本冷笑:“既然是赝品,留它何用?”

  不等三位鉴宝师叫让动手,他自己亲手拿了大铁锤。只听得“嘭”地一声,铁锤把玉铲砸了个稀烂。

  “哎,可惜,这好歹也是一块儿玉啊。”

  “这种玉,一看就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