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章 并州变动(一)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并州变动(一)

  正月,休沐结束后,百官上朝。

  圣旨明发,河间王、镇北将军、并北大都督所请,全部应允。

  不仅如此,迁刘寒为并州刺史、征北将军,提调并州一切军政要务。

  原并州刺史张懿,平调豫州刺史,所部一起迁往豫州。(原历史当中张懿战死,豫州刺史也是别人,这里作者肯定要改动,各位熟读历史的读者大大不要纠结好不好。)

  不出意外,肯定是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主要是,权力太大了。

  远高于其他州刺史的权力。

  刺史虽掌握一州军政大权,但从古至今,军队调动一直都是极为严格和敏感的事情,领兵大将,非战时无专擅之权,但河间王有,因为圣旨上说,提调并州一切军政要务,陛下这是要把并州完全交给河间王管理。

  国中之国!

  可是,刘宏不听,他的想法很简单。

  随着中央对地方的把控越来越弱,这次皇帝刘宏很干脆,直接对地方放权,并州任由刘寒折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寒的身份,他不可能反!

  因此,虽扩大了刘寒的权力,同样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士族当然不愿意了。

  但随着皇帝龙威日盛,河间王兵权在手,二人一内一外,士族若是想打开局面,除非反汉。

  刘宏就赌他们不敢!

  (这里要说一下汉代兵制,西汉主要是征兵制,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兵制进行改革,由征兵改为募兵,简单来说,募兵制的盛行,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使一批农民长期脱离土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应募者对将领有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演变为私人部队,造成地方势力膨胀,成为军阀割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汉后期的地方军,不是依制度产生,而是在客观形势影响下自发地建立起来的,因而就具有以下特点:(1)编组杂乱,没有统一的指挥,刺史、郡守各自有兵,互不相属;(2)兵源,给养均地方自筹,因而兵力多少全因当地情况而异,中央已无力相顾;(3)刺史、郡守所掌之兵,逐渐变为个人队伍,中央已无力控制。)

  并州,太原郡,治所晋阳。

  年总是过得很快,众人再次回到忙碌之中。

  随着圣旨传达,刘寒将治所从阴馆改至晋阳。

  “侄儿恭喜叔父左迁豫州刺史了。”

  “那叔父也得恭喜侄儿高升并州刺史呀。”

  “哈哈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

  随后开始交接,“寒儿你来到并州一年,州内事物大多清楚,临走之前,我再给你说一遍吧。

  并州共九郡九十八县,并北雁门、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五郡你已然心中有数,我就说说剩下太原、上党、上郡、西河郡四郡吧。

  上党郡(治所长子),下辖13县,26222户,人口:127403;

  太原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