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章 反响(一)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反响(一)

  伴随着刘寒奏表回都城的,还有他的《讨胡檄文》和《求贤令》。

  一时间,不仅洛阳,整个大汉都沸腾起来!

  洛阳皇宫。

  皇帝刘宏已经拿起皇弟的手书和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

  “好!好!杀得好!”

  刘宏既震惊于胡人的残忍,又对刘寒的行动表示赞赏。

  首战大胜,全歼一千鲜卑骑兵。

  “大伴,皇弟的奏请,朕都准了。都是我汉家好二郎。”

  “喏。”

  “寒儿真是我刘家麒麟儿,瞧瞧这《讨胡檄文》写的,连朕都看得热血沸腾,好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朕若不是大汉皇帝,朕都想提马前往并北,杀他一两个胡人。”

  “陛下说的是,王爷大才,这您从小就知道不是。要奴婢说,王爷有如此成就,最大的功劳当属陛下,陛下慧眼识人,请名师教导王爷,要不然王爷哪会有如此成就。”

  “哈哈哈!”

  张让这马屁,拍到刘宏心上了。

  “现在寒儿那边缺兵少将,物资稀缺,朕实不忍如此”

  “陛下,此举不如明日大朝会上提出来,也好”

  皇宫中,两人密谋着,随即刘宏再次发出爽朗的笑声。

  不仅在皇宫,与刘寒交好的各个大儒都站出来为其发声,这时的大儒还不是后世那种满嘴只知道之乎者也的腐儒,他们也有一身武艺,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他们身上也有着一股属于汉人的血性。

  刘寒慷慨激昂的《讨胡檄文》,第一个支持他的就是大儒郑玄,且不谈郑玄本就是刘寒的老师,郑玄人在凉州学习的时候,也见过羌人杀戮汉民,彼时大汉羸弱,郑玄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刘寒的《讨胡檄文》更是激发了潜在郑玄心中的怒火,当即写下一篇文章,呼吁大汉子民,北上击胡。

  同时,不顾众人劝说,五十多岁的老骨头,硬是坚持北上,要去雁门,要在第一线教化百姓,为大汉培养人才。

  其次便是身在洛阳与刘寒交好的众大儒,蔡邕蔡伯喈、卢植卢子干、马日磾马翁叔皆站出来为其发声。

  年轻一辈的名士,北海孔融孔文举更是以孔家嫡系的身份,为刘寒站台。

  一时间,谁要敢说刘寒杀胡一个不是,便会遭受众文人的口诛笔伐。

  不仅如此,在见识到刘寒在大汉的巨大影响力后,一些想趁机攀附的士族也找到机会,尤其是中山国无极甄氏。

  中山甄氏一族,汉太保甄邯后,世吏二千石。

  如今,甄氏当家家主乃甄逸,其妻为常山张氏,亦是大族出生。

  说来也奇怪,中山国与河间国本就相邻,但刘寒一次都没去过。

  无极甄氏曾经也想过抱刘寒大腿,可很不幸,每次来拜访的时候刘寒都不在,最近一次拜访更是吓出一身冷汗。

  这件事还得回到光和二年年初说起。

  三碗居因好酒名扬天下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