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蓦然回首 锤子就在灯火阑珊处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全国各地更多的大中小工厂加入这个生态圈里,从而一改国内实业的旧局面。

  说起来这个一战前后的时间窗口,我们国内的机械工业发展确实相较于之前确实比较快,但像钢铁工业的扩张最终都导致了失败。

  我们机械业领军企业向钢铁业扩张是为了解决原料费乏的瓶颈问题,这一瓶颈问题的起因则是一战期间中国金属进口的困难,由此可见,一战在给中国机械工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更带来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更为糟糕的是,前面提到的求新船厂的失败偏偏不在工艺过后,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已经能独立制造机器产品上。

  与之相比,当时仍处于修配零件或代工阶段的企业,则能安然度过原料危机。

  究其原因就在于求新船厂这类企业因为牵扯的东西过多,方方面面均有涉及,也因此不得不负担更大的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很容易直接崩盘。

  至于那些代加工为主的小企业,反而因为处于修配零件或代工阶段,业务比较简单,简单的修配工作避免了浩繁的开支,也就保存了企业的实力。

  所谓船大难调头便是这个道理。

  但就是因为这样,导致国内的整体机械工业一直处于下游阶段,很难有所作为。

  如今能抓住这个机会,有可能改变祖国工业史的走向,如何不让程诺激动。

  “陈将军,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我们将国家的造船、机械与钢铁工业融合在一起,增加集中度,那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说不定七大洲八大洋都能驶上我们的船只!”

  陈兆锵目光闪烁,最后咬咬牙说道:“如果真能像我们想的这样便好了,可问题是,现在的江南造船所被海军部接管,我是首任所长不假,可人走茶凉也是真,现在江南造船所不由我做主,把我扔到福州,这边就不让我管了。”

  程诺往前踏了一步,谨慎道:“所以坏消息是?”

  陈兆锵说道:“坏消息是江南造船所的经营管理大权是由英国人毛根独揽。”

  程诺猛然一惊,询问道:“怎么说,他们不愿意采购我们的技术?”

  陈兆锵无奈的点点头,颓然道:“毛根曾经长期任职于上海英商船厂,所里整个经营管理办法都是照搬英商船厂的,几乎一字不差,整个修造船只所用材料和机器设备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程诺不死心,追问道:“那技术呢?用的也是英国技术?”

  “这个倒不是,他倒是想学习,只是人家英国本土造船商不愿意教他”陈兆锵摇摇头,接着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技术上,他太过垄断保密,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多方歧视和抑制,对新生技术力量的培养工作也有种种限制……”

  程诺皱着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