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125、昭然若揭_陛下曾经嫁过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够代人出头的。

  言官虽然可以谏言,但皇帝也可以不理,而刑部却不能擅自立案调查。

  于是,当皇帝陛下铁了心跟朱边使浑的时候,朱边还真就拿他没辙。

  一怒之下,朱边做出决定——

  将事情闹大!

  拿定主意,朱边依旧从杨德江无罪被囚这一点下手,只是不再亲自出面和皇帝陛下纠缠,转而调查起杨德江的家人所在。

  杨德江虽然不曾有过功名,但也曾在前朝为官,包括籍贯在内的身份资料亦被登记造册。

  如今这位皇帝又是兵不血刃进的京城,这些前朝官员的资料典籍全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也给朱边的调查提供了便利。

  让朱边愕然的是,调查的过程虽然一帆风顺,调查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根据前朝典籍记载,杨德江父母双亡,乃是由同族一位寡居的叔母抚养长大,在杨德江获得官职的时候,这位叔母也已不在人世,杨德江正是为了给她守孝才错过了那一届的科考。

  在这份记录中,杨德江尚未婚配,也没有什么妻子,自然也不存在子女。

  ——是杨德江在撒谎,还是典籍上的记载存在问题?

  朱边立刻对这人生出了更大的好奇,马上请来自己常用的线人,掏钱雇他们去杨德江的祖籍——典籍上记载的那处走上一遭,看那里到底有没有杨德江这人。

  这一来一去便花掉了月余,线人带回的结果也如朱边预料——

  籍贯是假的,当地根本查无此人,更无寡居叔母抚养隔房侄子的事情。

  朱边立刻动身去找秦国公宋时,假惺惺地告诉他,自己在杨德江的事情上已经无能为力,其他人更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对皇帝陛下施压,唯一的法子,就是让杨德江的家人出面,到京城里告状,逼迫陛下放人。

  然后,朱边就发现,秦国公宋时竟然也不知道杨德江还有家人。

  ——你对他一点都不了解,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设法营救?

  朱边的疑心立刻又膨胀了一倍。

  在这一个月里,秦国公宋时一直不曾放弃对杨德江的营救,不仅求到了他的门上,买通了数个言官,更对金刀卫那边使出了大把力气,得到了一次与杨德江面谈的机会。

  这是打算在不决裂的前提下,与皇帝陛下撕破脸?

  这个杨德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价值?

  要知道,秦国公府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窘境,杨德江即便算不得是罪魁祸首,也称得上是罪魁祸首之一。

  皇帝陛下看似没有下狠手,将秦国公府抄家灭门,也没撸掉秦国公府的爵位,但在五月敲定的爵位传承议案中,三个国公府虽然全都得到了世袭罔替的封赏,但鲁国公和翼国公还有可免一死的丹书铁劵,秦国公却没有这份殊荣。

  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清楚:你已经把这个机会用掉了。

  如此一来,其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