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凉、并十九郡的王(上)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虎对凉州羌人的性子极为了解,在呼啦啦造反的同时,一准想着战败后该如何投降的问题,看着是挺扯淡的,都造反了,咋还能想着战败投降呢?可若知道东西羌与大汉朝断断续续闹腾了三四百年,而且每一次都被大汉朝揍的满头包,那就一点都不会奇怪凉州羌人会有这种首尾两端的性子,正如董厚送到董虎手里的情报,韩遂等人用的造反借口就是清君侧,清除掉皇帝身边的宦官!

  大将军梁冀死后,宦官才逐渐登上大汉朝政治舞台的,而这才多少年?可东西羌自大汉朝立国后就一直跳腾,拿宦官做借口岂不是太过可笑?

  借口这种东西就是厕所里的纸,想用什么样的借口都可以,但羌人被大汉朝按着揍了这么多年,他们也都学精了,不会把战败投降的路子全部堵死。

  董虎在河湟谷地的所作所为打乱了天下原有车轮轨迹,本应该是黄巾军先造反,在朝廷平定了黄巾军造反后,羌人才开始造反的,但董虎率先刺激了北宫伯玉、烧当老王,让羌人先于黄巾军造反了。

  一开始时,董虎想着先让大汉朝干掉了闹腾不断的羌人,没了跳腾的羌人,朝廷在平定了黄巾军造反后,大汉朝就会进入一段休养生息时间,一些隐忧逐一清除,兴许天下会有另一个局面,只是在他成为河湟羌王时,朝廷也招降了韩遂。

  持续动荡对一个朝廷的损害尤大,不仅仅是因平息动荡所耗费的财力、人力,更多的是造成许多尾大不掉的诸侯、大将。

  黄巾军造反,若能宽厚仁德些,想要彻底消除黄巾军不是很困难,毕竟中原农夫不是造反惯犯的羌人,黄巾军造反之前的历史中,正儿八经的农民造反也只有陈胜吴广,即便是陈胜吴广造反,那也是更戍兵卒造反,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农民造反,黄巾军造反与汉朝之后的农民造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还没弄清楚造反是怎么回事。

  在董虎看来,只要宽厚仁德些,想要招抚并不是难事,另一个车轮下,曹操不就轻而易举招降了几十万黄巾军?招降了后,日后不也没了黄巾军的事情?可若朝廷丁点活路都不给他们,抓到就砍头,就摆京观,那就真的成了牢笼中的困兽,就会起起复复持续动荡,就会有类似于唐末时节度使的“州牧”产生,而这就是天下真正大乱的根源。

  在董虎刺激到了北宫伯玉率先反叛时,黄巾军还没反叛,但大汉朝却将羌人造反一事留了尾巴,之后又是在黄巾军造反上留下了尾巴,无论围剿残余黄巾军,还是攻打造反的羌人,这都需要权限更大的统兵将领,而这种情形下,恐怕就算何进不招外军入京,天下也难以稳定,这么多实权州牧存在,想要让所有人老实放下权利是很困难的。

  董虎极为不愿意

  请收藏:https://m.vv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